
<div style='font-size: 22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34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justify!important;color: #000!important'>有事“分类谈” 协商“一对一”</div><div style='font-size: 16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28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justify;color: #777!important;margin-top: 20px;'>金昌市实现平台企业集体协商全覆盖</div><div style='font-size: 14px!important;line-height: 22px!important;text-align: left!important;color: #777!important;margin-top: 20px;'>甘肃工人报  2024-08-27</div><div><img id='paperImg' style='max-width: 100%;height: auto' src='//img.founderfx.cn/epaper/202408/26/e9c5eb8376f742e28a79152e09264236/1.jpg' alt='' class='page-img'/></div><p>本报讯 “我们整天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抢时间接单送餐,想要长期发展,安全最为关键。我去年刚加入工会组织,今年由工会组织和人社部门出面,通过集体协商,平台企业就为我办理了工伤保险,给我们吃上了‘定心丸’。”金川区速派快餐配送中心外卖小哥张永强感激地说。</p><p>为切实维护和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,2022年以来,金昌市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积极作用,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,以快递、外卖、货运、网约车等行业为重点,以薪酬标准规则、平台派单规定、诉求调解渠道、劳动安全卫生等为基本内容,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,稳步推动集体协商工作在平台企业落地开花、全域覆盖。</p><p>为确保协商质量和效果,由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牵头、县(区)总工会主抓、行业工会联合会“唱主角”,在快递员、外卖送餐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进行充分调研,通过面对面访谈问询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广泛征集他们的诉求意愿并形成提案。县(区)人社部门和工会组织与平台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,为75户新就业形态企业制定了个性化方案,向平台企业集中的园区选派人社专干、集体协商指导员,“一对一”分类指导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。货运行业在货车司机较多、规模较大的物流运输企业先行试点,重点围绕运输价格、客户服务、运输押金、保证金费、驿站服务等内容,逐一进行协商,最终达成一致,逐步推进到人员零散、规模较小的货运企业。</p><p>快递行业从管理相对规范的邮政快递入手,重点围绕最低工资标准、计件定额标准、工伤保险、工资发放时间及发放方式、防暑降温及人文关怀等反复协商、形成共识,逐步覆盖全市申通、中通、圆通、韵达、极兔等快递企业。外卖行业以从业人员较多的美团外卖企业起步,重点围绕报酬规则、平台派单规定、绩效考核制度、劳动安全卫生、教育培训、诉求投诉渠道等事项进行协商;其他平台企业围绕职企双方普遍关心的劳动定额、计件单价、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社会保险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等进行谈判协商。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,召开集体协商签约会,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、行业工会联合会、县(区)总工会和平台企业、服务商等各方人员组成协商代表,本着“有事好商量、有事多商量,问题同解决、效果同分享”的原则,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达成一致,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确认,形成集体合同并监督执行。</p><p>截至目前,全市货运、快递、外卖配送、家政服务、护工护理等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12份,覆盖平台企业36余家,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600余人。通过开展集体协商,全市快递、外卖、货运等行业为从业人员全部购买了工伤保险,普遍落实了职工劳动保护、专岗专训等规定,从医疗、安全、技能提升等方面为职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暖心保障。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12个,及时调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遇到的劳动纠纷130多起,既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,又促进平台业务发展、提升客户满意度,实现了“三方”共赢。</p><p> (王黎奎)</p>